随州市正鑫石业有限公司

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
时间:2014-08-28 | 来源: | 浏览:1325 | 标签:

  桥湾糜棱岩化花岗岩定年样品X10-98-2采样点GPS坐标为40°35.1′N,96°35.6′E。锆石长度约300~350μm,无色,呈次圆状的晶体表面。CL图像显示出明显的核边结构,普遍具有窄的、CL发光较强、结构均一的边部和振荡环带发育的核部,少量锆石具有更内部的继承核。共进行了21个点的U-Pb年龄和微量元素分析,其中5个分析点位于锆石边部,15个分析点位于具振荡环带的锆石核部,1个分析点位于内部的继承核。

  分析结果显示,振荡环带发育的核部具有较高的Th(28.5×10-6~278×10-6)、U(50.3×10-6~499×10-6)含量和Th/U比值(0.49~0.83),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显示出明显的Ce正异常、Eu负异常以及重稀土富集的特点(图 4b),为典型岩浆锆石的特征。分析结果较为一致,除两个稍微偏离谐和线外,其余13个分析点均位于谐和线上,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33±4Ma(2σ; MSWD=0.14)。1个位于继承核部的分析点206Pb/238U年龄为985±14Ma。

  5个位于边部的分析点具有明显低于核部的Th(0.03×10-6~2.4×10-6)、U(3.2×10-6~48.7×10-6)含量和Th/U值(0.01~0.05,0.29),稀土配分曲线显示较低的稀土元素、尤其是重稀土元素含量(图 4b)。206Pb/238U年龄为406±23Ma~465±60Ma,年龄误差值较大。另外,CL发光较强的锆石边部明显切穿其内部的生长环带,且沿边-核边界发育窄的、不连续的CL较暗区域,类似于部分重结晶锆石,这反映了锆石边部可能受到糜棱岩化过程中变质流体的淋滤或溶蚀作用,造成微量元素的扩散、及部分Pb丢失,从而形成锆石边部均一的结构、低的Th、U含量和Th/U值,以及较大的年龄误差。但是由于U-Pb同位素体系没有完全重置,因而锆石边部年龄并不能给出可靠的糜棱岩化作用的时代。

  对样品中锆石进行了14个点的Hf同位素分析,其中13个分析点位于年龄为~433Ma的核部,其初始176Hf/177Hf比值变化于0.282078~0.282181,相应的εHf(t)值为-15.4~-11.8,加权平均为-13.3±0.7,tDM2模式年龄为2.14~2.37Ga。1个分析点位于年龄较老的继承锆石核,初始176Hf/177Hf比值为0.282148,εHf(t)值为-0.5,tDM2模式年龄为1.87Ga。(本文来自黄金麻